[绘本故事]小朋友们,4月5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呢。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今天故事里的小朋友
《外公》绘本赏析
温情的隔代关系,永恒的生命光辉
绘本简介
《外公》是由英国著名儿童插画家约翰·伯宁罕所创作的绘本。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它是一个关于最小的人与最老的人之间关系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自己的女儿艾米丽和住在隔壁的岳父。
整个故事通过外公与小孙女无厘头的对话,将生活中的点点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见面时的张手拥抱而开展,到在花房中一起工作,一起高歌、玩过家家、去海边、去钓鱼、去玩雪,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直到有一天,外公再也不能陪小女孩儿玩了……
整本书乍看上去波澜不兴,但却用诗一样的图画和语言,很温馨地处理了“隔代关系”和“生命光辉”这两个相关的主题,使“老年”成为可爱的生命现象,用“离去”阐释“死亡”。趣味与温情当中,饱含无穷哲思。
一、儿童性
在图画书作家里,大概很少有比约翰·伯宁罕更能理解孩子的情绪了。这位曾毕业于以开放教育著称的夏山学校的图画大师,始终保留着一颗自由而单纯的儿童之心。当有人问起他的成功原因时,伯宁罕诚挚地回答:“或许是因为,某一部分的我,始终只有五岁”。在那个世界里,孩子最大,所有大人们的规矩都不算数。于是我们看到,伯宁罕伯的作品非常注重探讨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例如《莎莉,离水远一点》《和甘伯伯去游河》《迟到大王》等,在表现儿童天性的同时,对成人世界的规训和压抑进行讽刺,从而唤醒成人对儿童、童年以及亲子关系的思考。
不过,绘本主要还是为儿童阅读的,就其内容而言,《外公》的儿童性主要表现在它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现实。在生活经验上,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吃和玩便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封面图上,一个小孩儿圆圆的脸蛋,短短的、稀疏的头发,在沙滩上,一边津津有味地舔着棒棒糖,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沙子,这还不够,还希望再多买几根,因为想用小竹棍儿做玩具。光看这幅图,你甚至分不出性别,它生动刻画了所有儿童天真爱玩的天性,无论你是男孩儿女孩儿。
此时的儿童还对未知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最喜欢探索外面的世界。小女孩儿和外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他们去海边——“到了海边,能不能一直玩下去?”;去钓鱼的时候,会夸张地幻想——“要是钓到大鲸鱼呢”;还想去非洲——“外公,明天去非洲玩,你来当船长好不好?”这些都反映了儿童探索的愿望,阅读时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此外,小女孩儿和外公相处的画面中,所传达出的温情,也是儿童所喜爱的。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忙于工作,“隔代教养”在十分普遍。书中小女孩儿和外公一起唱歌谣、一起种植植物、下雨的时候在屋子里讲故事、坐在外公的怀里一起看电视等等,这些画面在儿童的生活中也并不陌生。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边,在他们的怀抱里,这样的画面也能够满足儿童“爱”的需求和心理安全感。
二、趣味性
幻想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平淡无奇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构建自我幻想的元素,能够使得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发现趣味、自得其乐。
小女孩儿在自己的“幻想游戏”中,扮演了护士和妈妈和角色。你看,她头戴护士帽,在像模像样地为小布熊们看病;细心观察,第二幅和第一幅图相比,地上的小玩偶们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们原本都凌乱得放在地上,可能是怕“小娃娃”们感冒生病,小女孩儿便把它们放到红色的玩具婴儿车和凳子的横板上,还细心地为它们盖好被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娃娃”,小心呵护着。再到下一页,场景换到了花圃旁。小布熊们依然在旁边,一只小小熊安静地睡在玩具婴儿车里。而小女孩把花台当案板,十分投入地在做着食物,好像把自己当成了“妈妈”。甚至在后面跳绳那一页,骑自行车的小女孩儿,车后座依然带着“熟睡的小小熊”。看到这样的画面,相信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儿都会有类似的扮演游戏,并且觉得十分有趣呢,同时孩子们也能根据这些画面,猜测小女孩儿在做什么,又在想什么,从而创编故事。
不过,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人却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外公和小女孩儿两个人的认识反差,也为故事增添了许多趣味。我们看到爷爷手里拿着的冰淇淋明明是黑色或咖啡色的,而小女孩儿却说:“不是巧克力味的,而是草莓”。小女孩儿是用什么做的冰淇淋,她又在幻想什么呢?或许只有孩子才能理解了吧。
三、艺术性
从1970年的《和甘伯伯去游河》开始,约翰·伯宁罕便开创了左右对页的创作方法,这也是其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点。《外公》中左右页,依然运用了不同的画法。左图页是棕色的单线描绘,内容有小女孩儿的想象——例如化妆的布熊、咬住鱼钩的鲸鱼;也有外公的回忆——例如外公童年的情景;还有补充右页图的作用——例如温室里的工具、雨中的池塘等。而右页则是清新活泼的铅笔淡彩,画出祖孙二人在一起的场景。
可以说,整本书交织着幻想与现实之趣,也为读者预留了充分的想象和理解空间。外公回忆自己小时候唱歌的情景,画面中的三个孩子,哪一个是小时候的外公呢?上面刻有“JACQUES”字样的箱子里有什么秘密呢?这些不禁引人遐想。外公所珍惜的,是自己的童年回忆,外孙女却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一个跟外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现在”。不过,二者在情感上却依然紧密相连。
从图文来说,则都奉行了极简的理念,营造出充满张力和弹性的艺术空间。线条,使用简单的线条和轮廓,却抓住了事物和人物的本质特征。稚拙的笔法,就像是小女孩儿画就的,亦能让孩子有一种模仿的欲望,激发绘画兴趣。同时极简的画法,反而更能去除干扰信息,突出主人公的内心和复杂的情绪变化。例如,倒数第二页的小女孩儿蜷缩着,微微颤抖的线条则隐约表达出小女孩儿的不解与孤单。而中间大片的留白,小女孩儿和外公的绿沙发之间的距离,显得那么远,就像是生与死,人间与达天堂的距离一样遥远。
文字也是尽可能地少,甚至省去了外公说这样的字眼,而以字体的不同来区分外公和小女孩儿之间的对话。其余的信息则需要我们通过图来观察。例如仅仅简单的一句“没听说过小布熊也算是小女孩儿”,没有对话。但从画面中,我们完全能理解这是什么样的情境,亦能分辨出这是外公说的话。而倒数第二页的画面小女孩儿静静望着空空的绿沙发,则更是不着一字,但一切已尽在不言中,耐人回味。
四、教育性
首先,小女孩儿和外公之间相处的点滴,会让孩子体会到一种温情和关怀。外公带小女孩儿去各种地方,陪她玩耍,而小女孩儿也深深感受到这份爱。于是会给外公品尝自己亲手做的冰淇淋;和外公一起滑雪,在外公快要摔倒的时候,会提醒他小心;在外公无法出门的时候,陪着他一起看电视;在外公“离去”的时候会悲伤。这些都隐性地传递一种感恩和回报的行为方式,将爱的种子洒在儿童的心田。
其次,能帮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生命、感悟生死:3-5岁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只知道自己要吃饭、呼吸,他们想象不出一个人没有这些特征会是什么样子,因此他们把死亡看做是一种睡眠或一种暂时的状态,不知道死亡的最终结果和无法逆反性,所以也不会感觉到悲伤。5-8岁儿童开始接受其他生物会死亡这一事实,但他们不承认自己也会死亡,同时认为生命是由外在的力量或意外给拿走的,因而把死亡看成是变幻莫测的、深奥的。
因此,这本绘本以小女孩儿的视角和语言,来代表儿童对“生、死”之事进行发问。第二个场面,女孩儿和外公在温室里忙碌,女孩儿的一句:“虫子也会去天国吗?”反映了儿童对“死亡”懵懂的认识,也引出“死”这个话题。而后面小女孩儿稚嫩的话语:“外公,你也当过吃奶的小宝宝吗?”外公也是由小长大的,人的生老病死的则可引导儿童了解生命的成长变化和规律。人的生命就像是大自然中的树叶一样,春天会发芽,秋冬会落叶。
而最后空空的沙发的那幅图片,则给孩子一种替代性的体验。看着小女孩儿面对着空荡荡的椅子,蜷缩着身子的怅然若失,儿童似乎对“死亡”也能有进一步的感受。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适时引导孩子,因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会一天天老去,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也要学会,像书中的小女孩儿一样,关心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开心。这样,以后才不会后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懂得死,才能更好地生”。
五、传达性
传达性首先表现在文字的省略、和图文的互补,这在艺术性的部分已经论述过。其次,就是对故事主题的揭示。虽然全书并未提及一个“死”字,但前面所有那些温暖的画面,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铺垫最后隐喻的“外公之死”。如果单看前面的内容,可能只是一些散碎而温暖的生活日常,但是正是因为最后“外公的离去”赋予了这本绘本“重量”和“灵魂”,成为“点睛”之笔。
不过,作者的巧妙之处便是,自然而然的过渡,而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若你仔细观察,作者对“外公的离开”在前面许多细节都埋下了伏笔。从最开始的小女孩儿问:“虫子也会去天国吗?”到后面的诺亚方舟变成船被大雨冲走,都会让人联想到“死”。而女孩儿头上的护士帽,到桌上的体温计、药瓶、外公身上盖着的被子;以及从夏天到冬天的季节变化,外公身上颜色逐渐变深变暗淡的衣服,一步步都在昭示着老人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不过,与其他“死亡”主题的绘本相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外公》对“死亡”的传达,并没有一种残酷或者压抑的感觉,而是以一种温暖的、举重若轻的方式来传达。整体的画面是黄色和绿色的暖色调,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亲情的可贵。而最后,对“死亡”的“面对方式”,也是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去“寻找出口”的路径。故事结尾,小女孩儿长大了,推着婴儿车飞奔在田野,飞奔向记忆中外公所在的地方。它似乎告诉我们,死亡的真正含义,意味着新生。
虽然作者始终以孩子的观点描述世界,但我们似乎更能感受到对于成人的意义。成人或多或少经历过死亡,相比儿童感受到的痛苦也多很多,更需要在绘本中寻找出口。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外公是棵樱桃树》中,外公所言:“如果有人爱你,你就永远不会死去”。生命有限,而爱让生命永恒。《外公》的结尾,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或多或少能抚平我门内心的恐惧和联想到死亡时那种沉重的悲痛感。
老舍先生曾说:“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为一个好作家了。”约翰·伯宁罕无疑就是这样的高手。一部《外公》,充满“孩子的天真”,又饱含“哲人的智慧”,让孩子喜欢,让大人回味。故事讲完,合上书页,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本绘本、对人生可能都会有更多不同的体会,生命咀嚼依然还在继续……
>> 儿童绘本故事《外公》阅读
参考文献
1.索菲爸爸.《给大人看的图画书》山东教育[J].2013-05-15:46-47.
2.戚晓磊. 伯宁罕图画书中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真实距离[J].安徽文学,2012-02-15.
3.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2.
4.关于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1-75.
[绘本故事]小朋友们,4月5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呢。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今天故事里的小朋友
[绘本故事]给大家推荐儿童绘本故事《雷锋的故事》,希望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学红史。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模范战士,在默默无闻地做着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但就正是这些小事,体现出了
[绘本故事]儿童绘本故事《小种子》是介绍神奇的种子旅行,从离开果荚通过飞翔来到不同的地方:冰山、大海、沙漠等,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忘展开自己的生命历程:落地、萌芽、开花、结果,透过小
[儿童书籍]1、《快乐号出发了》 培养孩子学会担当,学会付出,责任心越强,他的格局就越宽越大。 2、《小松树长大了》 引导孩子不论遇到大问题、小问题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去应
[儿童书籍]《儿童大格局培养系列故事绘本》 全书共8册,对应八种不同品格培养,教育孩子成为:乐观、有志向、有胸怀、有胆识、有远见、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毅力的大格局。 1、教会孩子承担应有
[绘本故事]小朋友们,4月5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呢。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今天故事里的小朋友
[绘本故事]《皇帝的新装》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写于1837年,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
[绘本故事]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绘本故事《独一无二的你》,是美国琳达克兰茲亲手绘制并编著。 手捧蓝色底面上游动着五彩斑斓石头鱼的硬皮精装绘本,轻轻打开,细细端详,每一颗小石头鱼都那么可爱
[绘本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儿童绘本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龙六蛇 七马八羊九猴十鸡十一狗十二猪 十二生肖的顺序很多人都会背, 但你知道这顺序是怎么来的吗? 你知道:不会游
[绘本故事]儿童绘本故事《迟到大王》本书是由荣获两次凯特格林威尔大奖的童画大师──约翰柏林罕所创作的。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每天都迟到,因为他在上学的路上总是遇到奇怪的事情:遇到鳄鱼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