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史为镜、以人为鉴

2023-12-04 21:16 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史为镜、以人为鉴

唐朝初年,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叫魏徵。字玄成,下曲阳县人。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辅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授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有治国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唐太宗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

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问道:“何谓明君、暗君?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

魏徵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部落的作恶之事能够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等劣臣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偏信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唐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后世根据魏徵回答的“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句话引申出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明:明辨是非。暗:糊涂),意思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后引申出成语“偏听偏信”,意思是片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亲自吊唁,非常难过,流着眼泪对身边的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意思是“人以铜镜作为对照,可以把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端正;以历史作为对照,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更替;以他人作为对照,可以知道自己的成功失败。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

成语“以史为镜”、“以人为镜”都出处于上面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以史为镜”意思是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从而看出历史的兴衰。后引申出成语“以古为鉴”。“以人为镜”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以史为镜”意思是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从而看出历史的兴衰。后引申出成语“以人为鉴”。

相关文章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哪部史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哪部史书

[文学常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和故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 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明:明辨是非。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

推荐内容
刻舟求剑的意思和故事

刻舟求剑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意思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战国时,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心时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

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而且对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不过关于望梅止渴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似乎知道的并不多,有

守株待兔的故事_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寓意

守株待兔的故事_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寓意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夫因为无意间捡到一只兔子,便起了好逸恶劳的心。天天待在捡兔子的树下等着下一只兔子自动上门。结果怎么样呢?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加上了简单易懂的英文

雪中送炭的故事_雪中送炭的意思

雪中送炭的故事_雪中送炭的意思

[成语故事]雪中送炭的成语故事主要为你讲述的是宋代的时候,宋太祖的弟弟赵匡胤年轻的时候,特别爱护百姓,有一个冬天下了很厚的雪,当时皇帝想到了给受寒的百姓送温暖,你会雪中送炭吗? 1、雪

程门立雪的故事典故_程门立雪的意思、主人公是

程门立雪的故事典故_程门立雪的意思、主人公是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进士杨时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的老师程颢在自己去世前将杨时推荐到程颐门下,某日杨时于游酢一同去求学时,赶上老师正在睡觉,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等老师醒来,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