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意思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战国时,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心时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原义是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焉:哪里。附:依附)?后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该成语多作分句或独立成句,也作定语。也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原作“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
将:副词,又。焉:哪里。附:附着。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到哪里去呢?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也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近义词:相辅相成、反裘负刍(chú)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译文: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庆郑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惜的东西就是不祥,使邻国愤怒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丢掉了,用什么来保卫国家?’虢射说:‘皮已经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里?’”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次发生内乱,公子夷吾逃到秦国。为了取得秦国的支持,回国夺取君位,夷吾允诺事成之后,献给秦国五座城池。后来,他果然在秦国的帮助下当上了国君,称晋惠公,但并没有履行诺言,割地给秦国。
不久,晋国遭到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向秦国商量求购粮食。秦国没有因他背约失信而拒绝,仍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料过了一年,秦国也闹饥荒,派人到晋国去求购粮食。晋惠公却幸灾乐祸,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大夫庆郑联想到以前的事,对晋惠公的做法不满,气愤地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惜的东西就是不祥,使邻国愤怒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丢掉了,用什么来保卫国家?”
晋惠公的舅父、大夫虢(guó)射却说:“早先我们晋国不履行割让五城给秦的诺言,是根本的问题,它导致我们与他们关系破裂。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而只答应给粮食,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现在皮都不存在了,毛又依附在哪里呢!”
庆郑反对虢射的观点,继续说:“我们要是抛弃诚信、背弃邻国,一且发生祸患,谁来救济呢?失掉了救援,就会灭亡。”
虢射坚持自己的观点,说:“即使给粮食,对怨恨也不会有所减少,反而使敌人增加实力,不如不给。”
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是百姓所唾弃的。亲近的人还会因此结仇,何况是敌人呢?”
晋惠公不听。庆郑叹气说:“国君要后悔的!”
果然,第二年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兵败,成了秦军的俘虏。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例句
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土地,又怎么搞农业呢!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意思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战国时,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心时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而且对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不过关于望梅止渴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似乎知道的并不多,有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夫因为无意间捡到一只兔子,便起了好逸恶劳的心。天天待在捡兔子的树下等着下一只兔子自动上门。结果怎么样呢?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加上了简单易懂的英文
[成语故事]雪中送炭的成语故事主要为你讲述的是宋代的时候,宋太祖的弟弟赵匡胤年轻的时候,特别爱护百姓,有一个冬天下了很厚的雪,当时皇帝想到了给受寒的百姓送温暖,你会雪中送炭吗? 1、雪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进士杨时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的老师程颢在自己去世前将杨时推荐到程颐门下,某日杨时于游酢一同去求学时,赶上老师正在睡觉,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等老师醒来,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