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年龄的称谓

2022-02-21 17:04 文学常识

古代儿童年龄的称谓

1、童孺:儿童。

2、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髫[tiáo]年/]龄:童年。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髫[tiáo]龄:童年。

4、束发:是指青少年。

5、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6、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7、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相关文章
古代老人年龄的称谓

古代老人年龄的称谓

[文学常识]1、杖家之年:五十。 2、杖乡之年:六十。 3、杖国之年:七十。 4、杖朝之年:八十。《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5、

古代成人年龄的称谓

古代成人年龄的称谓

[文学常识]1、冠者:指成年人。 2、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3、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

古代年龄称谓汇总大全

古代年龄称谓汇总大全

[文学常识]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古代的年龄称谓大全

[文学常识]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

推荐内容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大全

[文学常识]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请务必让孩子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哦! 1、句号的正确用法 一句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哪四个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哪四个

[文学常识]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除了表现出美好的爱情之外,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鞭

中国三大国粹是什么

中国三大国粹是什么

[文学常识]中国三大国粹是京剧、中国画和中医。京剧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戏曲剧种,遍布全国;中国画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绘画形式,采用毛笔蘸水、墨或者彩在绢和纸上作画;中医是一种劳动人民创造

苏轼最动人的8首爱情诗词

苏轼最动人的8首爱情诗词

[文学常识]我们读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轼豪迈; 我们读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的智慧。 那么,你知道苏轼笔下的爱情是怎样的吗? 擅长豪放,善于说

之的7种用法

之的7种用法

[文学常识]之的7种用法:代词,他,她;的;动词,往;这,此;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结构中;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文言文中之的7个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