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2022-01-13 20:53 文学常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把平静的洞庭湖比作一面镜子;诗句“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的是夕阳下的洞庭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则借助洞庭湖抒发自己的感情,还有哪些和洞庭湖有关的诗句呢?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1、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唐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2、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宋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走到湘江的尽头便到了洞庭湖,楚天辽阔,放眼望去远处都是清翠的山峰。

3、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元 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大雨之后天气开始变晴,乌云也散开了,江面上都是明亮的月光。风平浪静,只有一叶扁舟 在江面上姓氏。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唐 杜甫《登岳阳楼》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前就听说过洞庭湖的湖水波澜壮阔,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来观赏它。

5、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元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西风将洞庭湖吹老了,一夜的愁思过后,湘君也多了许多白发。

6、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宋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边,长江的西边,落日慢慢的落下去,阁楼上的招牌也因为没有风而一动不动。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先秦 屈原《九歌·湘夫人》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微凉的秋风将树木吹得轻轻摇晃,洞庭湖的水面开始荡起波纹,树叶也开始掉落下来。

8、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唐 李商隐《荆门西下》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湖面辽阔的洞庭湖,一定是波涛汹涌,甚至有蛟龙在恶行,现在反而开始羡慕起杨朱为歧路而悲了。

9、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唐 方干《题君山》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款石头原本是昆仑山山顶的一块石头,现在被海风吹落到洞庭湖中了。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简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云梦大湖里的水气被蒸腾得白白茫茫的,汹涌的波涛似乎要将岳阳城给撼动。

相关文章
刘禹锡望洞庭湖古诗带拼音版 意思全解

刘禹锡望洞庭湖古诗带拼音版 意思全解

[诗词大全]《望洞庭湖》是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

洞庭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

洞庭湖是我国第几大淡水湖

[知识大全]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古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

洞庭湖在哪个省

洞庭湖在哪个省

[知识大全]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洞庭湖南近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带拼音版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带拼音版

[诗词大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孟浩然望/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带拼音版

孟浩然望/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带拼音版

[诗词大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推荐内容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大全

[文学常识]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请务必让孩子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哦! 1、句号的正确用法 一句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哪四个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哪四个

[文学常识]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除了表现出美好的爱情之外,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鞭

中国三大国粹是什么

中国三大国粹是什么

[文学常识]中国三大国粹是京剧、中国画和中医。京剧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戏曲剧种,遍布全国;中国画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绘画形式,采用毛笔蘸水、墨或者彩在绢和纸上作画;中医是一种劳动人民创造

苏轼最动人的8首爱情诗词

苏轼最动人的8首爱情诗词

[文学常识]我们读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轼豪迈; 我们读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的智慧。 那么,你知道苏轼笔下的爱情是怎样的吗? 擅长豪放,善于说

之的7种用法

之的7种用法

[文学常识]之的7种用法:代词,他,她;的;动词,往;这,此;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结构中;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文言文中之的7个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