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同学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会影响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请务必让孩子清楚掌握这一知识点哦! 1、句号的正确用法 一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要等对方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只有在对方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时再去开导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 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随后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 )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论语·述而》:“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仍然想不透的时候,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先不要再往下进行了。’”
评析: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此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含义。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没有愤悱之情,恐怕连孔子也很难给予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