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咎的意思和故事

2021-04-30 09:04 成语故事

既往不咎的意思和故事

1、既往不咎的意思

咎(jiù):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近义词:既往不究、不咎既往

反义词:赏罚分明、杀一儆百、信赏必罚

出处

《论语·八佾(yì)》:“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论语·八佾》:“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2、既往不咎的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于祭祀还是十分看重的。在进行祭祀时都会按照专门的礼仪进行,一人一物都容不得半点差池。尤其是鲁国,严格按照周礼循事。

鲁哀公在位时,对祭祀土地神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在国家遇到外敌侵扰而出兵打仗时,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带在身上。他认为土地神对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有着很强的支配作用,因而对它十分虔诚恭敬。

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个木制的牌位,而牌位用什么木材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却难倒了鲁哀公。

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我找来,问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认为宰我的答复非常荒唐,毫无根据,于是把他叫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孔子语重心长地对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责怪了。(原文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今后你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国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装懂。不然,一旦话说出口,后悔就来不及了。

后人根据这件事情,总结出成语“既往不咎”,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3、既往不咎举例

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我们就可以既往不咎了。

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相关文章
松筠之节的意思和典故

松筠之节的意思和典故

[成语故事]松筠之节,汉语成语,拼音是sōng yn zhī ji,意思是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出自《隋书柳庄传》。 1、松筠之节的意思 筠:竹。松与竹材质坚韧,

胶漆相投的意思和故事

胶漆相投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胶漆相投,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o qī xiāng tu,意思是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1、胶漆相投的意思 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

不蔓不枝的意思和故事

不蔓不枝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不蔓不枝,汉语成语,拼音是b mn b zhī,意思是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不芜杂,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1、不蔓不枝的意思 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比喻说话

倚门倚闾的意思和故事

倚门倚闾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倚门倚闾,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mn yǐ lǘ ,意思是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出自《战国策齐策六》。 1、倚门倚闾的意思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近

宁戚叩牛的意思和故事

宁戚叩牛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宁戚叩牛,汉语成语,拼音是nng qī ku ni,意思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派相国管仲去接陈国和曹国的军队联合讨伐宋国,出自西汉刘向《新序》。 1、宁戚叩牛的意思 宁戚:齐大夫,春秋卫国人。

推荐内容
刻舟求剑的意思和故事

刻舟求剑的意思和故事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意思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战国时,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心时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

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及意思_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而且对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不过关于望梅止渴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似乎知道的并不多,有

守株待兔的故事_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寓意

守株待兔的故事_守株待兔的意思和道理寓意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农夫因为无意间捡到一只兔子,便起了好逸恶劳的心。天天待在捡兔子的树下等着下一只兔子自动上门。结果怎么样呢?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加上了简单易懂的英文

雪中送炭的故事_雪中送炭的意思

雪中送炭的故事_雪中送炭的意思

[成语故事]雪中送炭的成语故事主要为你讲述的是宋代的时候,宋太祖的弟弟赵匡胤年轻的时候,特别爱护百姓,有一个冬天下了很厚的雪,当时皇帝想到了给受寒的百姓送温暖,你会雪中送炭吗? 1、雪

程门立雪的故事典故_程门立雪的意思、主人公是

程门立雪的故事典故_程门立雪的意思、主人公是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进士杨时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的老师程颢在自己去世前将杨时推荐到程颐门下,某日杨时于游酢一同去求学时,赶上老师正在睡觉,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等老师醒来,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