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健康]要说带娃的头等头疼大事,晚上被宝宝哭声吵到,没有一个整觉睡,一定是Top 1。但其实宝宝夜哭也是分情况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睡个整觉也不是遥不可及! 1、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引起的
门诊中接受咨询的父母经常提及自己的孩子幼小时特别难带,且经常夜间哭闹不止,搞得父母身心疲惫,老百姓所说的“夜哭郎”部分指的就是这类儿童。最典型的就是半岁内的婴儿夜间哭闹,令父母心惊胆寒、记忆深刻。通常是一哭闹起来,抱哄喂奶都无法缓解,直至哭得声嘶力竭才安静下来。
婴儿夜间哭闹确实使一些家长尤其是母亲彻夜难寝疲惫不堪,为此,初为父母者极易惊恐和焦虑,夜间轮番起床拥抱、摇晃、安抚“夜哭郎”是常有的事情,甚者深夜抱着孩子狂奔医院看儿科急诊,乱投医者也为数不少。
是“婴儿肠绞痛”引起的吗
大约30%的婴儿会出现夜间哭闹,出生后6周至半岁最为高发和频发,但很少持续至1岁。社区数据表明这些孩子平均哭闹时间可达3小时以上,医学早先认为是婴儿肠绞痛导致的哭闹,因此名其为“婴儿肠绞痛”,并且还定出所谓界定的“三标准”,即每天哭闹3小时以上、每周发生3次以上、且连续表现3周以上。
闹腾的婴儿具有相应表现:例如脸红、皱眉、紧握拳头、圈腿、并发出凄厉、刺耳、高频的尖叫哭闹声,发作前没什么特殊征兆,多于傍晚入睡前或半夜高发。
虽说是“肠绞痛”引起婴儿哭闹,但目前仍缺乏直接的依据;起初怀疑婴儿哭闹也可能导致过度吞气而使胃肠胀痛,加重哭闹,但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肠胃部轮廓异常。于是有医生推测,也可能是肠胃过度蠕动所导致,因为给婴儿试用小剂量抗胆碱能药可缓解哭闹症状。
在养育和心理因素方面,没证据说明父母焦虑会导致孩子夜间不停哭闹,当然与父母的性格特征也没有必然关系,因为靠训练有素的职业治疗师照护这些“夜哭郎”,其哭闹和折腾仍会频发和高发,反而婴儿夜间哭闹会增加父母的焦虑。调查显示,“夜哭郎”与孩子的难养型气质类型关联也不大,后者指经常哭闹、烦躁易怒或爱发脾气、不易安抚的孩子;而且,这种哭闹与喂养类型(母乳或奶瓶)、孕龄(足月与早产)、社会经济状况或季节也没什么关系。大部分夜间哭闹的婴儿不会留下任何不良结局,半岁以后上述情况均会自然消失。
医学研究还报道了如下可能的器质性病因:如婴儿偏头痛、硬膜下血肿、便秘、牛奶蛋白不耐受、胃食管反流、乳糖不耐受、肛裂、脑膜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病毒性疾病、角膜擦伤、眼部异物、隐性骨折等等,但这些只能占总体婴儿哭闹原因的5%。
应对建议
☞ 首先,应通过医生检查是否有器质性病因存在,如有则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没有也需获得医生相应的咨询指导;当婴儿因腹胀而哭闹发作时,可将孩子竖抱头伏于肩上,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亦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毛巾包裹热水袋置婴儿腹部以缓解可能的肠痉挛,也不妨试用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
☞ 其次,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母乳乳蛋白与酪蛋白比率更易于婴儿消化吸收,而牛奶中大部分为酪蛋白,在胃中容易结块,不易消化,易使大便干燥。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肠绞痛发生率要低得多,母乳也排除了鸡蛋、小麦、大豆或坚果类食物所包含的致敏成分。美国儿科学会也不建议对“肠绞痛”哭闹婴幼儿使用大豆配方食品。
☞ 其三,调整和改善婴幼儿膳食。对母乳少或已使用配方奶的婴幼儿,需要根据营养专家指导选用恰当的配方奶粉,如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似乎能有效减缓症状。益生菌也可能会有些缓解作用,如含有罗伊氏乳杆菌;但没有任何依据认为补充婴儿饮食中的纤维素或乳糖酶之类的会起有效缓解哭闹的作用。
父母须慎用一些未经证实的方法,如给孩子喝含有洋甘菊、马鞭草、甘草、茴香和柠檬香脂混合的药茶。目前网上也容易查到一些干预方法,如美国产妈宝乐“Gripe Water”的植物配方水,内含有豆蔻、甘菊、肉桂、丁香、姜、柠檬香脂、薄荷等物质,一度被吹捧为缓解胃肠胀气和消化不良,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如若执意使用,也应在医生指导建议下试用。
小编说从专业角度来讲,我更担心如下情况的发生:婴儿夜间哭闹可能会影响到家庭安稳,导致父母恐惧焦虑、疲惫和长期压力感,甚至成为父母短期焦虑或抑郁的诱因。
有资料显示,婴儿持续的夜间哭闹会影响夫妻婚姻质量,且诱发母亲的产后抑郁、养育排斥、过早终止母乳喂养、不停地去看医生、频繁用药等问题。而且,也不排除个别父母会对哭闹的婴儿采取忽视和虐待行为,有的父母因不堪其扰索性将孩子交给祖辈老人或保姆代养,人为造成早期母子依恋剥夺。因此,父母应积极调整心态、征询专业医师咨询指导,避免出现养育排斥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