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肠胀气的症状主要有明显腹胀、呕吐、精神状态差、吃奶差,严重的会出现腹壁胀而硬,甚至出现发亮、发红,可以摸到局部肿块。有一些还伴有黄疸、大便性状的异常,这些都是新生
新生儿大便带血,有可能是因为妈妈的乳汁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小肠粘膜受损或者是因为被消毒剂损伤了肠道,也有可能是宝宝肛裂了,这些情况需要爸妈逐一排查,然后给宝宝对症下药,才能让宝宝恢复健康哦。
新生宝宝大便带血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爸妈可以先初步判断宝宝大便出血的原因,再作下一步的处理。
1、宝宝吞咽了妈妈乳头破溃流出的血液:母乳喂养期间,特别是初期,妈妈的乳头很容易破溃,如果宝宝吞咽了妈妈乳头破溃处的血液,大便就会带有少许粉色或红色物质,大便检测查不到红细胞,却能查出潜血。
2、小肠黏膜受损:对于小宝宝来说,如果小肠黏膜受到损伤,大便也会带有红色物质,大便检测潜血呈阳性。大多数造成宝宝肠道损伤的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见的是牛奶。这个时候会被肠液破坏,因此大便检测只能查到便潜血,并没有红细胞。但是,这种小肠损伤在不改变饮食的情况下会持续存在,造成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3、消毒剂损伤肠道: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很娇嫩,无法抵御外界的一些细菌病菌,长期给宝宝使用的器皿过分消毒。这样,宝宝在无形中接触消毒剂的机会也明显增多,长久下来,慢性消毒剂食入成了损伤宝宝肠道的元凶。这是因为消毒剂属于化学物质,会对肠黏膜造成损伤。
4、肛裂:宝宝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收缩和舒展调解不够完善,经常出现排便过程造成的小裂口,导致大便带有少量鲜血。
5、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而且便便还带有血,可能是许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泻。这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腹泻,有时会出现一种短暂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粪便。
1、妈妈乳头破溃出血:宝宝通常进食正常,生长正常,爸妈不用紧张。
2、小肠黏膜受损:妈妈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宝宝换别的代乳品,让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3、消毒剂损伤肠道:宝宝出生后,从妈妈带来的抗体能够抵抗一般的细菌,不会很容易生病,所以爸妈只需使用清水擦洗就可以了。
4、肛裂:在肛门处涂上少许含有抗生素的软膏,很快就会好转。
5、病毒或细菌感染:宝宝可能会发高烧,不仅便里有血,偶尔还有脓、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这个时候,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大便有以下异常情况时,就要检查喂养情况或麻烦医生诊治:
1、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有些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
2、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3、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有些多。
4、粘液或脓血便:多见于夏季等天气有些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5、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
6、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象油相同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相同可以不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
7、便秘: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为天热、出汗多而饮水又过少所致。小儿排大便困难,大便非常干,可呈颗粒状,往往几天才大便一次,小儿还可出现腹胀、不安等表现。
1、观察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胎粪是由胃肠分泌物、胆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以及咽进的羊水等组成的,颜色黑绿粘稠,没有臭味。随后2—3天排棕褐色的过渡便。以后就转为正常大便了。由于喂养条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异。人奶喂养儿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味酸不臭;牛奶喂养儿的大便,色淡黄,均匀较硬,有臭味。
2、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儿,比牛奶喂养的大便次数要多,每天4—6次。如果母亲乳头有裂伤出血,大便可能象柏油一样,这都属于正常大便。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大便带鲜血,要看新生儿有没有尿布疹、假月经、外伤、肛门裂。如果大便稀水样、蛋花汤样、绿色发酸,可能因喂养不当、饥饿所致。大便灰白可能有胆道闭锁。
3、观察新生儿小便:新生儿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排第1次小便,生后的第一天,可能没有尿或者排尿4—5次以后根据入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20次。如果生后48小时仍无尿,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可先喂糖水并注意观察。如果多喂水后仍不排尿,就应请医生诊治。